導讀: 不知道從何時起,一家叫POP MART泡泡瑪特的公司成為了國內自販機行業的網紅企業,同時這家公司也造就了國內無人零售行業最吸金的業務之一。通過門店+機器人商店兩種形式結合盲盒這一特殊銷售方式,瞄準80 ...
不知道從何時起,一家叫POP MART泡泡瑪特的公司成為了國內自販機行業的網紅企業,同時這家公司也造就了國內無人零售行業最吸金的業務之一。通過門店+機器人商店兩種形式結合盲盒這一特殊銷售方式,瞄準80、90后成年人市場,將IP潮玩零售業務玩出了花。
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約來自日本的福袋,具體形成時間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盲盒是指消費者不能提前得知具體產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隨機屬性。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同于一般的購買行為,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復決策,因此盲盒銷售過程中往往會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因此廣受追捧。
盲盒概念在國內無人零售業務領域規?;瘧弥饕?018-2019年前后,早期形式主要以福袋機形式出現。更多以娛樂性的設備為主,因此在前期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爭議。但通過長期的實踐和摸索,部分企業還是走出獨特的路徑。典型的如POP MART泡泡瑪特、IP Station等。
盲盒模式不單一,快消品牌企業可借鑒。
從盲盒購買的整個過程和形式來看,盲盒模式是一種幫助品牌企業拉近與消費者距離的很好的營銷方式。它提供了更多友好的體驗給到消費者,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加深了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識,進而幫助品牌企業產品建立選擇優勢。POP MART泡泡瑪的成功證明了一些東西,但更值得人深思的是,是否只有IP潮玩適合“自販機+盲盒”?
從消費市場看,消費者的需求是多元的,因此“自販機+盲盒”的形式也絕對不會只適合IP潮玩。食品、飲料品牌在這個中間也可能有很多機會。
而在現實里,很多食品、飲料品牌企業似乎也看到了機會,從2020年開始,就有包含芬達、百草味、來伊份、旺旺、瑞幸、RIO等品牌陸續推出了盲盒產品。雖然目前并不是所有食品、飲料企業都應用了“自販機+盲盒+食品、飲料”的模式,但這些品牌企業盲盒產品的問世還是給未來的無人零售盲盒業務市場創造了空間。一些運營公司近期也在積極聯系相關企業,希望創新食品、飲料銷售模式,形成新邏輯、新路徑。
POP MART泡泡瑪給予無人零售行業企業和市場的另一個啟示在于,創新有時候并非全靠顛覆,創新的核心在得人心、得消費者的心。消費者喜歡的才是真的好,才是企業所需要嘗試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推薦"運營新語 | 自販機盲盒玩法不止IP潮玩,食品飲料品牌盲盒亦或有大作為!"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